人们为什么爱撒谎?

一位妈妈带着他五岁的儿子A来做心理咨询,妈妈说她的儿子聪明活跃,爱学习爱干净,是个闲不住的孩子,但是很胆小爱哭,最可恶的是喜欢撒谎。不但在家里撒谎,在幼儿园里也撒谎,幼儿园老师多次向家长反映情况,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。

老师反映A小朋友在幼儿园里的情况:小朋友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,B小朋友不小心碰着了A,A二话不说,抬手就给了B一巴掌,B小朋友哭了起来。其他小朋友都证明是A打的,老师也偷偷观察到了。问A小朋友是怎么回事,A立刻辩解说:“不是我,不是我,我没打过他。”

有一次吃饭时,A把不爱吃的菜放到C小朋友的碗里,偏偏C小朋友也不是会好惹的,硬是不让放,把菜放回A的碗里。两人你推给我,我推给你,互不相让,老师问:“你们两个怎么回事?”小朋友A:“他把菜放到我的碗里。”C小朋友也毫不示弱:“是他先放到我碗里的。”老师对A说:“我看见了,是你先放到他的碗里的,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”谁知A竟大声地哭起来,坚持说不是他放的。

有一次小朋友们玩完玩具后,都在收拾玩具,而A小朋友则拿着小椅子,在教室里推来推去。他突然看见地上有一个雪花片玩具很好玩,他想着玩具筐里应该还有,于是一脚迈进筐里,使劲在玩具筐里踩,雪花片立即飞溅出来,他露出满意的笑容。当小朋友告他的状时,他立刻说:“老师,不是我,我没踩。”老师问:“那是谁踩的?”他就指着旁边的小朋友说:“是他。”

这个小朋友为什么那么爱说谎呢?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得知,爸爸妈妈工作很忙,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孙子。爷爷奶奶非常溺爱纵容孩子,对孙子百依百顺,包办代替,孙子想要什么都尽量满足,导致孙子很自我为中心,脾气很大。

爸爸回家时发现儿子有这样的坏毛病,就经常严厉大声训斥甚至打骂儿子。儿子为了避免受到爸爸的惩罚,就经常撒谎。而爷爷奶奶因为溺爱孙子,通常不会斥穿谎言,儿子说谎经常可以避免受到惩罚,而且不会有任何不好的结果,渐渐地说谎就成了习惯了。

因为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,让A小朋友很自我为中心,感觉自己冒犯别人理所当然,而别人冒犯自己则是绝对不可以的,谁要是让他受到伤害他会加倍地还回去。

孩子习惯性撒谎,肯定是家长的责任。如果一个孩子讲真话会得到理解尊重鼓励和宽容,而说谎话会受严厉批评惩罚,没哪个孩子愿意说谎话。

人们为什么撒谎?这个答案很简单:因为我说出真话,你不能接受,或是我说了真话,你对我惩罚得非常严厉,为了逃避痛苦,所以我只好撒谎。

一个社会的道德标准越锋利、越苛刻,人们就容易撒谎。当我们谴责一个人撒谎时,我们要好好问问自己:假若对方说了实话,我们能否接受。宽容是减少谎言的唯一道路。

家既是爱的最主要的传递者,也是恨的最主要的传递者。伤害往往不是来自陌生的人,而是来自亲人,是亲人用不适当的爱造成的。

不适当的爱包括:
1、过度宠爱或过于强求

2、过多体谅或过于忽略

3、过多包办代替或过度保护

4、过多威胁或过度剥夺

5、太要面子或太讲规条

6、对孩子过度敞开或过度封闭

7、过多赞赏孩子聪明或过多嘲笑孩子愚笨

想要和孩子沟通好,一定要了解孩子,了解孩子的想法、喜好和内在需求,体会孩子的感受。

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,要用爱的原则、爱的理由拒绝他。孩子做了错事或坏事,必须让他承受结果,做了好事也要让他得到表扬和肯定。如果得到的爱、关注、认可不够,得到肯定和鼓励比较少,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偏向消极方向发展。

教育孩子必须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作基础,关系的影响力大于教育的内容。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自主意志,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,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,这其实是在杀死孩子的精神生命,孩子精神上会变得非常虚弱。比如,很多有网瘾的孩子,要么是家里没有温暖,要么是父母给的压力太大,家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他们的“监狱”。所谓的网瘾,不过是他们从一个糟糕的“监狱”逃到另一个糟糕程度较轻的“监狱”而已。

保持关系比教育更重要,父母和子女没有良好的关系,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,甚至你越说他越反着做,还有什么教育可言呢?不仅教育的目的达不到,还会失去人间最宝贵的亲情。当你和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,你们同喜共悲的时候,不必教育,你的期望也会成为孩子的愿望,那就不仅会收获孩子的成功,还会收获亲情的幸福。

教育孩子之难,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,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。要把孩子教育好,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,不然,上行下效、承先启后,孩子必然会出问题。

父母只能是风,而孩子是船。他掌握着舵柄,并最终独立地选择航程。你可以使劲地吹,以影响他的风帆,但你不可能代替他航行。谁是船长?父母们千万要把这事想明白。不然,你连当风的机会也会失去。

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,一个人躺在地上,如果他不想起来,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,即使起来了也马上又会趴下。所以,让孩子自己做决定,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负责。

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六岁前形成的。教育方法和内容固然重要,但都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,孩子六岁前与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关系模式,会内化成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,即理智自我与感情自我的关系模式。

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,这个关系模式还会投射到我们与他人、与社会乃至于世界的关系上去。所以,如果我们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,那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,因为不能推给谁,只好自己抗。

做家长的,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成绩,并为此焦虑,其实没了解到,孩子的综合素质像一座冰山,知识和技能只是冰山露出水面非常小的一部分。而水面下的90%——才能决定孩子将来能走多远。

这水面下的90%,正是关系孩子底层能力的——价值观、自我认知、品格和内驱力。

这四项能力,共同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事业成就和幸福指数。

Leave a Comment


粤ICP备14060267号-18